行过乡野,德润人心——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扎实开展
谢雨君 / 文 王熠杨 谢雨君/图
近日,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“青春飞扬•筑梦夏乡”暑期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队赴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,结合线上线下两个课堂,课内课外两种模式,行走在社会大课堂中,延伸“大思政课堂”的育人之效。
重温红色历程,接续时代长征
为追寻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,感悟革命文化,接受红色教育,志愿队前往素有“自然国心”之称的鸡心岭。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而行,志愿队抵达了鸡心岭红三军战斗遗址。1932年第四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贺龙率领的红三方面军在此地击溃敌军部队后成功入川,初步奠定了湘鄂边界的局势。曾经的红色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,促进着这座山间小镇红色文旅的发展,在人来人往间,它仿佛还在讲述着党在“乡村振兴”这场“长征”的新故事。
图为志愿队于红三军战斗遗址合影留念 王熠杨摄
不忘初心使命,传承为民之心
7月15日,下午17:00,志愿服务队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拜访了老党员王代成先生。王代成一家热情地欢迎了志愿者们的到来,并对志愿者们的慰问表达了真诚的感谢。作为塘垭村的老主任,他现在依然心系塘垭村的发展。他谈到,塘垭村地理位置偏僻,虽有特色农产品与旅游资源,但仍然面临着知名度不高,资金投入不够的问题。在今后,他将继续关注塘垭村未来的发展,推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,用自己的经验为现任政府出谋划策,持续发挥红色余热,努力做到“人老心不老,退休不褪色”。
图为志愿者探访老党员王代成先生 谢雨君摄
线上线下一堂,共话育人担当
7月15日下午17:00,志愿队在徐家镇中心小学以“乡土情深育桃李,讲台方寸显匠心”为主题开展了一堂乡村教育思政课,并对其进行了直播。
徐家镇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龚桂花、姚依福依次走上宣讲台,从教育初心、实践考验、情感责任等多方面向同学们讲述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的任教经历。他们强调,村小虽“小”,育人事“大”。乡村教育虽为教育系统的“末梢”,但培育乡村新人才,满足农民子弟的教育需求,是实现“乡村振兴”的应有之义。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下,乡村教师承担着为乡村培育新生代、新动能的责任,践行着使命与担当。
一句“我来”,志愿者们用自己的青春感言回应了一线教师的期待。回忆着曾经对教育的热爱,结合近几日的实践教育经历,队员们表示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教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。“乡村振兴,教育先行。”志愿者们作为未来的乡村教师,更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,全情投入到社会实践,将理论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,在未来以更优质的素养,培育更多乡村人才,担当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责任。
图为姚依福老师宣讲 谢雨君摄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行走的思政课将乡土资源和社会实践巧妙融合,实现专业知识的生活回归,激发了志愿队队员们探索社会、了解社会的动力,也让队员们在这一本本山水教材、人民教材中“转识成智”,增进对思政学科价值的认同,以及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的博大情怀。